产蛋鸡
蛋鸡可分为育雏期、育成期和产蛋期三个阶段。随着周龄的增长,能量浓度和蛋白质水平降低。
①0~6周龄为育雏期。这一时期鸡的营养需要是高能高蛋白,全价营养。设计配方时应选用粗纤维含量低、营养价值高、品质优良、容易消化的饲料。根据饲养方式和雏鸡来源添加必要的抗球虫药和防白痢药等。
②6周龄至开产前为育成期。作为产蛋鸡,包头预混料在开产前不能过肥。为了控制生长速度,日粮营养指标值应相对较低。此时期每1kg日粮的代谢能水平为:7~14周龄为11.72MJ,15~20周龄为11.30MJ。粗蛋白水平不宜过高,7~14周龄和15~20周龄的蛋白质水平分别为16%和12%。在氨基酸平衡的条件下,蛋白质水平可降到10%。育成鸡日粮中钙的水平不宜过高,在开产前2周到产蛋率达到5%时,钙的水平可以提高到2%;产蛋量超过5%,钙含量可提高到相应的水平。育成鸡的饲料可以选用农副产品,如糠麸类、酒糟类、粉渣类以及青绿饲料等粗纤维含量高、能值低的原料,以控制体重。
③产蛋期。这一时期按产蛋率高低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:产蛋率小于65%、产蛋率为65~80%和产蛋率大于80%。生产中也可使用二阶段制,即产蛋率大于80%和低于80%。产蛋高峰期要重视饲料搭配的稳定性和粗蛋白质含量。按照饲养标准,粗蛋白质水平应为16.5%,如有必要可以提高到17%以上。日粮中钙的水平要达到3.3~3.5%,有效磷达到0.33~0.35%。此外,配合饲料的原料要求品质好、营养丰富,必需氨基酸、维生素、微量元素等指标可以适量提高。产蛋高峰期过后,日粮蛋白质的水平不可下降太快,并限制其饲料采食量为自由采食量的90~95%。钙的水平要进行适当调整,40周龄后以及盛夏气温超过35℃以上时,钙的水平可以由3.3~3.69%提高到3.7~3.99%,但不可超过4%。设计产蛋鸡的饲料配方,一方面要根据鸡的生产水平,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到鸡的品种(如轻型品种、褐壳蛋品种等)、蛋的大小、蛋壳的厚薄以及环境气候等因素。轻型白壳蛋鸡料和中型褐壳蛋鸡料可以通用,但应特别注意,褐壳蛋鸡的蛋白质、吡哆醇、维生素B1、维生素E的供给水平,并同时供给其足够的蛋氨酸和胱氨酸。褐壳蛋鸡饲料中尽可能避免使用菜子饼柏,以免影响蛋品质。
3种鸡
我国饲养标准中(蛋用)种鸡营养需要与产蛋鸡相同,而日本及NRC饲养标准中的维生素B6、维生素B2、维生素B12、泛酸、生物素以及微量元素铁、锌、锰的需要量都比产蛋鸡略高。同商品蛋鸡料相比,肉用种母鸡饲料的锌、铁、铜、维生素B1、生物素、叶酸和吡哆醇含量相应提高30~50%,铁、碘、维生素A、维生素K、维生素E和核黄素应提高1倍,泛酸应提高3.5倍,其他营养指标与商品蛋鸡料相同。
免责声明: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,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,本网将予以删除。